设为首页 | 加为收藏 | 微信公众号
所在位置:首页

监督一线 • 我为群众办实事 | 洮南市纪委监委:聚焦高龄津贴发放 适龄老人“一个都不能少”

发布时间:2025-08-22 来源:白城市纪委监委 白城市融媒体中心

近日,洮南市纪委监委工作人员来到洮府街道北郊村回访高龄津贴发放情况,拿到津贴的刘大爷和王大娘特别高兴。

“高龄国家给补贴,补贴50块钱,这个原先不知道。通过乡里(街道)和村上通知,得这个钱,原先补发的钱,基本上都到位了,都给了。共产党的政策太好了。”洮南市洮府街道北郊村村民刘忠跃说道。

“你岁数大了,国家给你一个月50块钱,那还不是国家政策好嘛。上门通知的,有的打电话通知,岁数大,有的腿脚不方便,什么样的都有。还是国家好,要不谁给你这50块钱?心里暖,虽然钱不多,我们心里暖。”洮南市洮府街道北郊村村民王淑珍说道。

养老服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重点项目,洮南市纪委监委把老年人高龄津贴发放问题作为专项整治重要切入点,紧盯高龄津贴申请、审批、发放、清退等关键环节开展监督,全面梳理高龄津贴发放工作中的难点堵点,及时推动予以解决。

“我们选取洮府、向阳街道进行了摸底调查,通过比对街道及派出所提供的老年人信息与高龄津贴领取人员信息,发现有很多像刘大爷和王大娘这样的老人,虽然符合高龄津贴发放条件,但并未享受到这项政策。针对发现的问题,我们两次约谈市民政局一把手’,压实主体责任,推动其联动相关部门,摸清全市各乡镇、街道符合条件的高龄老人底数,尽快落实政策,补发到位。”洮南市纪委监委驻市人大机关纪检监察组负责人朱晓莉表示。

洮南市民政局积极扛起主责,牵头联动公安、卫健部门,统筹多方数据源进行精准比对,核实确定人员名单,从根源上解决“找不到人”的难题。同时不再坐等申请,由各乡镇(街道)民政负责人、各村(社区)相关工作人员依据名单“主动上门落实”,尤其是行动不便、子女不在身边的老年人,确保符合条件的老“一个都不少”地被纳入保障网

“通过梳理,我们发现全市24个乡镇和街道,均不同程度存在高龄津贴没有及时发放的问题,现在已经全部补发完毕。截止到目前,全市5629名80周岁以上的老人,都已经按照政策和规定领到了高龄津贴。洮南市民政局副局长左景文介绍。

在监督检查过程中,洮南市纪委监委重点纠治工作人员在高龄津贴审批发放过程中作风不实、履职不到位,还有冒领城乡居民养老金等问题,倒查制度短板和监管责任。截至目前,立案24件24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2人,组织处理1人,追缴资金9万元。同时,市民政局制发纪检监察建议,督促其深入查找普遍性问题的深层次原因,进一步完善机制、加强监管。

洮南市民政局举一反三,制定下发《洮南市高龄津贴发放管理制度》,建立动态监测机制、对津贴发放实行全流程监督,定期开展数据比对,设立反馈改进通道;举办相关工作人员政策与实务专题培训,升级管理系统,保障高龄津贴发放有序。

“开展养老服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就是要解决该领域资金发放管理、服务监管、权益保障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和问题,保障广大老年人合法权益。接下来,我们将持续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逐一推动解决,全面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洮南市纪委常委、监委委员李玲表示。